市售電動車的充電規格有 6 種,分為 AC (交流電) 2 種和 DC (直流電) 5 種。
一般家用的旅行充電器或是壁掛充電器,都是屬於交流電AC充電類型,台灣常見的主要標準是依循 SAE J1772,也都是屬於慢充類型,大約需要 6 至 8 小時才能夠把車子從 0% 充到 100%。目前,台灣絕大多數停車場充電樁提供的充電槍也是SAE J1772 交流電規格為主。
主要的直流電DC快充規格有 5 種,最常見的 SAE J1772 Combo、Tesla、CHAdeMO、CCS 以及在台灣不太可能看到的中國標準 GB/T 20234。
目前最快速最暴力的是 120 千瓦的 DC 直流充電樁,可以 45 分鐘充飽一台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要使用直流充電樁時,需要特別注意是否與自己的車相容,如果不相容,需要跟原廠購買轉接頭才能使用。

充電樁規格、安裝費用如何?
一般停車場都有提供 220V 單相電,可以的話建議安裝 220V 單相 32A 的慢充 7 千瓦版本,充電速度較快。但是如果停車場老舊或是從私宅電錶只能拉出 110V 的話,只好遷就一點改採 110V 單相 16A 的超慢充 1.76 千瓦版本。
假設您的車是 Model 3 Performance ,它具備 75 千瓦小時的電池,若是使用慢充 7 千瓦來充,從 0%充到 100% 需時至少 10 小時 40 分;但是若是使用超慢充 1.76 千瓦來充,從 0% 充到滿需要整整 42 小時以上,這還沒有考慮到交流轉直流的耗損問題。
所以,請努力用力的爭取 220V 用電吧!不然你的充電樁有裝跟沒裝差不多。
至於費用,由於施工費用與電錶至充電樁的距離有相當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先假設這個距離是 5 米,總費用差不多會落在 5 至 7 萬左右。
公共社區安裝充電樁取得同意:
如果是住社區,要安裝家用充電樁,基本上會有二種作法:
新增獨立電錶(需要通過區分所有權人會議)
自家電錶拉線(管委會同意即可)
大樓社區停車場全區充電樁線路公共線槽規劃就是針對住戶的車位充電樁需求預先施工,將充電樁所需的公共線槽全部備妥,讓住戶從私人電表拉線為自家車位供電;這種作法算是超前部署,因為與其等一戶又一戶的電動車主個別申請安裝,不如由社區出面規劃,一次做到底,是最容易管理、維持停車空間最高一致性的方案。


許多社區正面臨少數住戶要求裝設充電座,但購買電動車的住戶只會越來越多,很快就會有五戶、十戶、數十甚至上百戶的車位充電需求出現!!
一般社區停車場安裝自家充電樁的規約重點:
不可任意洗洞、穿孔、打溝、凌亂走線、垂掛式走線
安裝國家檢驗合格安全之電氣纜線 XLPE 8mm 平方同級或以上規格並使用金屬被覆配管。
充電設備用電最大安培數不得超過 32A(@110V/220V)
充電設備前應設置合格無熔線斷路器(產品符合 CNS 14816-2 要求、框架容量 AF 100A、額定電流 AT 40A、額定啓斷容量 IC 25kA,參考型號:士林電機 NF100-SN)

2021 年 7 月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推出了一份臺北市社區電動車增設充電設備管理辦法參考範本 可供用戶參考。
歡迎留言 ( 右下角紅色按鈕 ) 關於安裝電動車充電樁相關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