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場大數據聚合資訊導入電商C2M新模式供應鏈 (C2M)
- 匯元科技
- 2021年10月2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12、2013年先後有專家與業者提出Consumer to Manufacturer的概念並且付諸實踐,如:必要商城;2018年阿里巴巴提出「新製造」的概念,主要內涵同為Consumer to Manufacturer,同年,淘寶與拼多多皆進行相關布局措施,讓Consumer to Manufacturer加速發展,後續發展範圍更為廣闊,也讓該模式成為新興類型的商業模式 。

C2M 定義
Consumer to Manufacturer(簡稱:C2M),意旨消費者對工廠,根據定義為一種工廠直接對接消費者需求,以市場大數據資訊整合消費者商品訂製需求,向製造商提出生產訂單,刪去中間的品牌商代理商與零售商等中間渠道,讓產品有機會以批發價格提供給消費者的商業模式,又稱短路經濟,這種模式的目標主要是為了精簡產業鏈流程,節省中間成本,快速反應市場偏好以推出符合消費市場需求的產品。
資料來源與流程
實施C2M的做法有很多種,而本次主要介紹說明C2M中分析的資料面向與大數據分析對應的目的。
簡述流程為:蒐集輿情資料判斷產品類型規格,並通過交易紀錄進行需求分析對應目標客群輪廓,掌握TA,之後再透過實際銷售通路即時數據回饋或者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整產能和庫存,且驗證之前分析的客群輪廓,實現有針對性的智慧製造。

資料與對應的分析面向:
資料面:
產品屬性:產品的類型、成分、價格和競爭品的規格訂價等。
評價資料:產品的購買與使用評價、與競爭品的評價以及社群媒體的討論等。
銷售數據:產品的銷售狀況,包含產品類型、價格、銷售日期和銷售數量等。
交易紀錄:客戶購買紀錄,包含顧客年齡、性別、購買金額,購買數量、購買頻率等等。
市場趨勢:時間與外在環境,包含月份、節日與否、經濟環境等。
分析面:
產品規格:根據產品屬性、銷售紀錄與評價資料等了解市場偏好,對應開發產品時的規格參考。
需求分析:根據產品屬性,交易紀錄與市場趨勢等,了解主要瞄準的客群,與了解不同的時節客群需求的程度,可做後續產品行銷對應的參考。
監控銷售:根據產品銷售後,即時的產品銷售數據與評價資料等,了解顧客反饋,可進行生產的庫存管理與產品開發的後續參考。

應用現況
目前應用C2M的業者為:京東、拼多多、淘寶商城等等大型電商,以針對日用品、家電、美妝等消費性產品類型為主;而歐美所找到的案例,如:Nike By You,客製化訂製鞋款,由消費者決定生產端,其核心理念也與C2M有異曲同工,透過了解客戶需求,進而生產客製化鞋款 。
但Nike By You案例執行C2M的初心是以服務客戶,提供品牌更高端的服務提升品牌加值為方向。而京東、拼多多、淘寶商城卻是以截斷中間商流程,以聚合市場的"大量"壓低製造商成本作為成功營銷案例。
效益
上面簡述了C2M的主要分析目的與應用產業,而該模式的主要效益可列下述幾點 :
工廠製造成本減少:降低中間商成本加價,客戶購買產品的價格應更為低廉。
提升產品的週期性:根據社群趨勢加速製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降低滯銷可能性。
迎合客製化需求:因應民眾消費水平提升,注重個性化,符合顧客追求差異化與個性化的產品需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