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庭 Smart Home 全屋智能控制原理
- 匯元科技
- 2021年10月3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1年11月16日
匯元科技 智慧家庭 Smart Home 全屋智能控制原理
人體傳感器(感應到有人過來)發送信號給Gateway閘道器,Gateway再送指令給燈具(開燈)。
如此,就能達到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的智慧節能效果。
利用各式傳感器的感知信息,或遠端手機APP、語音發送指令給電氣裝置,進而啟動需要的服務或關閉。達成智能化的最佳環境。

** Gateway閘道口硬體支援採用ZigBee通訊協定,結合Wi-Fi與藍芽連線,跨平台允許其它物聯網電氣裝置加入Smart Home 智慧家居系統。
支援的智慧家庭平台( APP )
購置智慧傳感器與其他智慧電氣裝置連動,不得不事先考量整合性問題。對此我們針對Google Home 或Apple HomeKit 使用者,將智慧感測器依整合度區分成5類。

1、可以接入Apple HomeKit 的感測器:HomeKit 在感測器觸發自動化這塊的功能非常完整,只要是接入HomeKit 的智能裝置,條件符合幾乎都能與“Works with Apple HomeKit” 的感測器連動並設定自動化,支援的品牌包括Eve、Fibaro、Aqara、ONVIS…等等。
不過要使用HomeKit 智慧家庭平台需是蘋果裝置的用戶,而且設定自動化還需要有iPad、HomePod 或Apple TV 做為家庭中樞才行。

2、可以接入三星SmartThings 的感測器:目前Google Home 使用者並沒有辦法在Google Home App 中設定“透過感測器觸發其他裝置動作”,因此多數Google Home 使用者都改由SmartThings 來達成這件事。
SmartThings 是三星的智慧家庭平台,不少大品牌的智能裝置都有支援,因此所有接入SmartThings 的裝置和感測器就可以輕鬆整合在一起,並設定自動化排程;同時接入SmartThings 的裝置又可以一起接入Google Home,進而取得Google助理聲控這項功能。

3、可以接入IFTTT 的感測器:IFTTT 是個軟體及裝置整合服務平台,可以將來自不同品牌的兩個裝置連接在一起,做到“當A裝置的某件事發生,就觸發B裝置某動作”,因此用來設定家庭自動化再適合不過了。
而且支援IFTTT 的品牌眾多,其中還包含了SmartThings 的各式感測器,正好可以用IFTTT 來延伸SmartThings 能夠支援到的裝置,因此是否支援IFTTT 也是Google Home 使用者設定自動化時可以考慮的另一個選擇。
4、可以接入整合型App 的感測器:Google Home 使用者打造家庭自動化的另一種方法是購買能接入整合型App 的感測器,這類App 有塗鴉智能、Smart Life…等,當然欲連動的裝置也需要支援同款App。不過這類整合型App 的產品多樣性就不像SmartThings 和IFTTT 那麼多,而且連線穩定性也是一大考驗,要自行斟酌。
5、只能與自家廠商裝置連動的感測器:如果廠商自家裝置的品項夠多,就足以應付你的需求,將智能電氣裝置和感測器都挑同一品牌也是可以,但缺點就是少了很多選擇的機會。
最知名的莫過於米家智慧家庭平台,由於小米生態圈下的品牌眾多,各類品項的裝置也算完整,所以有辦法自成一個平台。
Commenti